总结1:小道士最终沦为痴笑红尘的配角
影片对人物最大的改编,或许还是对小道士何安下这个人。书里这人还算是个不断反思、内心丰富厚重的人物,是个修道之人。到了电影里,成了一个大部分时间痴笑红尘的“宝宝”,最后甚至沦为配角。陈凯歌或许想塑造一个天真烂漫的浑金璞玉式的人物,可是原著中那种随着主角的视角不断探寻未知之“道”,同时也探索自己内心之“道”的快乐却没有了,或许因为这样,电影保证了市场转化的“娱乐效果”。
总结2:时代背景弱化 戏谑调侃被放大
此外,影片发生在淞沪抗战的时代背景之下,军统与日本柳生家族之间的斗争,宗教界做法禳解这些重要的情节都被删掉了。原书自然不以厚重取胜,甚至许多段落还带有调侃和反讽的气息,与徐浩峰的其它小说一样,文风颇为分裂。但陈凯歌的改编可以说是大大发扬了其中戏谑调侃的一面,至于入世的凝重与出世的轻灵,仅仅沦为了无足轻重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