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解禁”年,全国一批4A级以上景区宣布涨价或即将涨价。
以四川省为例,碧峰峡野生动物园计划将票价从150元调至180元,上涨幅度达20%。不过,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等知名景区暂未有调价计划。有业内人士认为,只要有景区带头,其他景区的票价便有涨价的“冲动”,以应对三年来包括人员工资在内的各种成本的上涨。
部分景区公布涨价时间表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规定出台后,国内许多景区在2008年左右进行了一次价格调整。2012年前后,各景区开始第二轮涨价。今年又到“解禁年”,国内不少景区已经把“涨价”提上议事日程。
东方明珠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8月20日,东方明珠发布公告,将于2016年3月1日调价,门票从原本的220元(含太空舱)上调至240元。“涨价潮”同样在全国蔓延。今年以来,福建清源山、甘肃麦积山、广西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湖北利川大水井旅游景区等,均公布了涨价时间表。其中银子岩景区拟从65元/人次上调至85元/人次,调价幅度30.8%。”
涨价原因系运营成本增加
至于涨价的原因,四川碧峰峡野生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解释,涨价并不与所谓的政策“解禁”有关,也不是国庆旺季到来前的恶意涨价,而是“与饲料成本、员工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新项目开发等投入加大有关”。该负责人认为,虽然价格涨了,但是景区内的很多项目不再收费,包括文艺演出等,实际上让门票更加“超值”。
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负责人则表示,涨价是因为近年来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
携程地面事业部经理邓军表示:“国内的景区都过于依赖门票收入,三年时间内,各项运营成本飞速增加,不少景区不得不通过涨价的方式保证景区的正常运营以及持续发展。
链接
景点“破令”:难承“成本之重”?
尽管“禁令”不断,但多数景区仍以不堪承受的“成本之重”而“破令”。景点涨价理由不外乎是弥补保护资金缺口、偿还债务、控制流量等。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理由并非完全站得住脚。
一是弥补保护资金缺口。黄山市物价部门提供的听证会材料显示,黄山风景区2006年至2008年门票累计收入11.2亿元。3年间,黄山风景区累计投入遗产保护、环境保护、景区开发、基础设施等建设资金达18.54亿元,景区不堪保护成本之重。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景区真正用于资源保护的开支有限。从表面看,各大景点动辄一年数亿元的门票收入,但这笔巨款却要遭受“雁过拔毛”:旅游集团公司留一部分,上缴利税一部分,政府拿走一部分,真正用到景区资源保护刀刃上的经费寥寥无几:黄山每年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门票收入用作景区保护;云南石林景区2008年门票收入近3亿元,而用于景区日常资源保护支出仅为3000万元左右。
即便如此,一些景区还要拿出一大部分经费“养人”。国内某著名景点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几百名职工,现在增加到6000多人。石林景区2006年至2008年三年间门票收入有9亿多元,其中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占了近三分之一。
二是景区债台高筑问题。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李正平介绍说,景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恢复景区原貌,原本建在景区内的管理局办公楼、宾馆等的拆迁费用就高达4亿多元。日前,石林管理局已经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5亿元贷款,向云南省内的富滇银行申请5亿元贷款。
对于景区强调的拆迁成本及建设造成的债务问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表示,恢复景区原貌投入是必要的,但如果其中的相当部分成本是景区错位开发导致面目改变的,就不能让游客来埋单。“遗憾的是,有的风景区至今还没有吸取教训,申遗成功后继续私搭乱建,甚至变相出卖土地,一些行业部门、地方有关单位纷纷入驻风景区‘割地开店’,有的风景区多达七八十个楼堂馆所。”
三是景区涨价可“吓退”人流。来自山西的游客杜晓松认为这个理由很荒唐,如果要限制景区流量,完全可以通过排队或者提前报名登记的方法。况且,祖国的名山大川资源属于每个人,通过经济手段限制人流量不合理。
“门票价格持续上涨,担心旅游可能要变成有钱人的专利。”在国家机关供职的李承说,很多知名景区门票价格都在200元以上,一家3口游玩的门票开支就占他这个工薪阶层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加上交通、住宿等其他开支,普通人真是游不起。
“我国景点当前的门票价格与居民收入不相称。国外很多风景区都是免费的,即使收费也很低。”谢凝高介绍说,美国一张全国国家公园的通用年票只有50美元,韩国景点门票价格一般在7元到20元人民币,意大利最贵的景点门票价格也不足他们人均月收入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