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津巴布韦在10月内竟然有62头大象遭到毒杀,而凶手竟然是护林员,据悉,这些护林员为了抗议薪水太少而毒杀了这些大象。
10月29日报道,10月内,偷猎者使用氰化物在津巴布韦猎杀至少62头大象。消息人士透露,因为对高管薪酬不满,为了抗议待遇不公,生活拮据的护林人员毒杀了津巴布韦万基国家公园(Hwange National Park)的大象。最近有两名护林工人因涉嫌向大象投毒而被捕。其中一人的收入算上津贴,每月也只有280英镑。而一头大象的象牙能有10公斤重,市值在1万9千英镑左右。
仅过去一个月,津巴布韦至少有62头大象死于氰化物中毒。这些氰化物被藏在橘子或供动物舔食的盐块中。而就在本周,有护林人员在万基国家公园的丝娜马特拉(Sinamatella)地区发现了22具大象的尸体。据悉,只有4根象牙从这些尸体上被锯下来,这说明要么是偷猎者受到了干扰,要么就是毒死大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盗取象牙。10月初,有26头大象被杀,只有7根象牙被取走——虽然野生动物保护官员指出,有一些被杀的大象还太小,没有长出象牙。
这些官员认为有些毒是护林人员下的。护林人员常常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与全副武装的偷猎者们斗智斗勇,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给他们的薪水却很低。政府对于津巴布韦国家公园及野生动物保护局(Zimparks)没有任何拨款。保护局几乎完全依靠从游客和合法捕猎者身上赚钱来维持运转。而自美国2014年禁止从津巴布韦进口狩猎后获得的象牙战利品以来,这项收入也急剧下降,使得保护局的前景堪忧。津巴布韦环境部长最近警告说,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帮助,光靠国内稀缺的资源来对付偷猎者,政府可能会输掉这场战斗。
Zimparks相关人士透露,除了为了偷猎,这些护林工可能只是想将毒杀大象作为一种“抗议”的形式。“我担心公园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该人士告诉记者,“一些护林人对他们的报酬非常不满,他们说自己没有拿到该得的津贴。但他们听说在哈拉雷(津巴布韦首都)的管理人员是有这些津贴的,比如对孩子学费的补贴等。”“所以我们很多人都觉得,目前的一些偷猎可能是国家公园的护林人员干的。但我们不知道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虽说近年来对珍贵动物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然而仍然有不少人狩猎这些珍稀动物。
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称,即日起至明年10月15日止,我国临时禁止进口在非洲进行狩猎后获得的狩猎纪念物象牙,国家林业局暂停受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象牙入境不是早就被禁止了吗?”这一公告的发布,让不少人颇感疑惑。记者通过多家国际狩猎组织了解到,此前很多中国“富豪”到非洲等地区狩猎,并且可以将狩猎纪念物合法带回国内,狩猎一头大象需要30万到50万美元左右。负责组织“富豪”赴非洲打猎的中介则表示,此项禁令并不能阻止猎人们海外狩猎之路。
公告
禁止将狩猎纪念物象牙进口
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公告让人才明白“原来可以通过这种渠道把象牙弄进来啊。”
至于这条公告发布的具体原因,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非洲野生大象种群面临严重威胁,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大象保护问题,共同呼吁减少人为猎杀大象行为,包括利用狩猎大象来获取纪念物象牙。近些年中国一些有钱人开始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富豪,花重金到非洲购买大象狩猎指标以获得狩猎纪念物象牙。
这位负责人说,采取这项措施,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政府关注非洲大象等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和具体行动。中国率先颁布临时禁止措施,就是积极采取主动步骤,并呼吁其他国家也能采取同样的措施来共同保护非洲大象。
此外,从今年初开始,国家对象牙的管控就变得更加严格了。今年2月,国家林业局宣布临时禁止进口非洲象牙雕刻品一年。此前,国家林业局相关人士也透露,正在对这一措施开展科学评估,并将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是否继续延长该项措施。
官方
以前开具相关证明允许入境
象牙作为狩猎纪念物可以带回国内是真的吗?记者咨询了多个部门,均得到答复称直到公告出台前是可以的,但需要开具多个证明。除了象牙,其他动物标本也可以进入国内。
国家林业局工作人员也直接表示,非洲狩猎纪念物象牙从公告开始不允许入境。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之前非洲狩猎纪念物象牙可以进口,进口时需要向当地林业局和濒管办办理申请。另外对方国家也需开具相关文件,证明象牙为狩猎所得。
北京海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狩猎物象牙不允许入境了,今年年初非洲象牙雕刻品也不允许进口了。但是狩猎动物标本仍然是可以进口的,如果是濒危物种,只需要国家濒危办开具许可,如果不是濒危物种,只需当地林业部门开具许可。如果证件齐全,交纳关税后就会放行。
在国家濒危办的网站上,记者看到有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申请表。在北京林业局的官网上,有《出口国家重点保护的或进出口国际公约限制进出口的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初审》这一行政审批事项,审批对象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海外狩猎的猎人们需要通过这项行政审批,才能合法地将战利品带回国。
调查
俱乐部提供全套境外狩猎服务
记者在网上输入“非洲狩猎”四个字,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猎人分享的狩猎日志。这些日志中晒出了猎人与猎物的合影,有斑马、犀牛,甚至狮子、大象。日志中称,在非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猎人,不仅仅是中国富人。猎场的运营商提供了服务完善的营地,甚至别墅。花七八万元就可以打一只斑羚之类的小动物。而大象、狮子这种动物需要花上更大的价钱。发布日志的猎人都认为非洲打猎特别刺激。
在国内,也有专门的狩猎俱乐部为中国猎人提供服务。一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提供去非洲打猎的全套服务,包括签证、机票、住宿、狩猎许可证、猎枪租赁。如果猎物要做成标本带回国内,他们也会负责在林业部门开具证明。“出去狩猎了一趟,仅仅照几张照片显然不够,绝大部分都得带回标本。”猎人一次出行需要8到10天,回国后,俱乐部继续办手续,保证纪念物带回国内。但这家俱乐部并不能打大象、狮子等濒危动物。
另外一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小动物,大象、狮子也可以打,但费用非常高。因为大象、狮子在当地国家是有固定配额的,有时需要等上半年才能买到。这个配额的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的行情发生变化,一般要狩猎大象需要30万到50万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后期制作标本和带回象牙的价格。
据其介绍,动物标本制作是由当地人来做,并不能随人带回,需要9到12个月。动物标本的价格也不固定。一个没有皮毛的头骨花费几千元,一个成年带皮毛的雄性狮子动物标本制作费用高达40万元人民币。总的来说,非洲狩猎之旅价格不菲,“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不可能只打一只,那太快就结束了,所以预算得几十万。”
这两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听说了不能将象牙带回国内的消息,但他们认为狩猎的乐趣并不只在象牙身上,对他们生意的影响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