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5日,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在打工文化艺术馆对面的一间屋子里,范雨素接受来自几家媒体的采访。近日,一篇名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网上突然引起众多关注,迅速收获10万+的阅读量。文章作者范雨素是一位农民工,她在文中记叙了自己及家庭十多年来的经历。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以这样的句子开头。谁是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城中村里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尝过命运的苦酒与甘霖的女人。她的自述,以质朴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收获了很多人的赞叹和眼泪。
44岁的范雨素是湖北人,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女工。她说自己不靠写文章谋生,原本只想挣点儿稿费。然而《我是范雨素》突然火爆之后,有两家出版社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来自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的范雨素只读完了初中,然而在遍读上世纪80年代在她在村子里能找到的小说和文学杂志后,她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20岁的范雨素一路北上,来到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北京。在饭馆做服务员,但她形容自己很笨,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结婚五六年经受了男人的酗酒和家暴,她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女儿自己打工过活。图为范雨素和女儿在西藏的合照。
范雨素现在住在东五环外的皮村,那里有众多小型加工厂和打工者租住的平房。初到皮村,范雨素陆陆续续搬了好几个地儿,最后以300元每月的价格租了一户四合院里的8平方米单间。这间朝南的房间有一块大玻璃,阳光可以洒进屋子,特别幸福,有安全感。她和几十位有文学兴趣的打工者组成了文学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写作。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范雨素说。
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范雨素听了一年。起初,因为小女儿要看管,她在和皮村相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子弟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子弟学校工资低,一个月只给1600元。小女儿可以独立上学、回家之后,她就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6000多元,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小女儿。图为范雨素的母亲。
范雨素说,一路走来吃了很多苦,她的心好像变得很柔软。写小说就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她没有想过很多复杂的事情,比方说买房子,也从来没有想过养老。人民日报评范雨素走红:不能忽略了文章指向的问题。感谢那些心怀文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