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偶像速成模式只能带来偶像速朽
年终岁末,眼见着新一季娱乐综艺节目即将上线,延续去年的热度,无论是作为爱奇艺《偶像练习生》第二季的《青春有你》、腾讯的《创造101》第二季,还是优酷的《以团之名》,都选择继续走打造团体偶像的路线。综艺头部的共同选择,使中国本土男团女团经济重新走上娱乐资本的风口。
之所以强调“重新”,是因为尽管中国偶像制造工业效法日韩体系多年,却始终不曾得其要领。动辄想要做“中国SM”、“中国杰尼斯”的经纪公司,尚未有效建立起日韩系擅长的男团女团产品线。除了TFBOYS真正出圈走向大众之外,想要举出中国大陆三人以上的偶像团体着实不容易。出道即巅峰,后续渐渐乏力,成为了大多数从爆款综艺走向市场的偶像团体的普遍命运。
这与当下中国本土偶像工业生产机制密不可分。《偶像练习生》总决赛前9名组成NINE PERCENT男团正式出道,而《创造101》11人组成女团出道,这或许是中国娱乐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团体出道,却在成团之后就开始面临解散倒计时。显然团队作品的打造包装相比个人偶像更为复杂,如果仅仅依靠爆款综艺平台进行快速批量生产,而缺乏后续的培养经营,再具天赋和潜力的团队都难免被市场淘汰,“团不成团”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便是在爆款节目平台中积累大量人气的NINE PERCENT,半年间除了轮番巡演代言之外,很少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尽管团队参照的是日韩体系中的“偶像养成”模式,但事实上,只用一季综艺的时间和资源无论如何是无法“养成”一个成熟的偶像团体的。依靠综艺选秀出道,急于商业变现的“偶像速成”模式,带来的只能是“偶像速朽”。
众所周知,偶像经济是门好生意。但今天中国的粉丝市场是见识过日韩成熟工业体系产品的受众群体,相比之下,国内本土偶像团体的成员还停留在依靠颜值、话题来博得流量,再迅速通过各类商业渠道变现,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像样作品。此外,因为速成的原因,团体本身更接近于一个松散的利益共同体,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经纪公司,仅仅在节目竞争中建立有限联系,很难做到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更不用说培养出凝聚团粉的团魂了。
任何内容生产产业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偶像经济也不例外。从“超女”算起,中国的偶像市场已经经历了14年之久,但支撑偶像的经纪运营体系至今未完成。《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成功,主要还是依靠新兴偶像经纪公司,目前的偶像制造业头部经纪公司,成立时间大多只有2到3年时间,在需要时间积累的练习生行业,时间是关键。但目前经纪公司不断从数量上积累练习生,将大量的资源和能量都投入到了偶像团体出道之前,但广撒网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团队后续动力。
出道只是开始,如果在开始之前就耗尽经纪公司所有力气,显然出道后第一件事就是需要立即变现,而非进一步培养能力和输送资源。中国目前的偶像经济走的是风投化路线,练习生想尽办法迅速积累流量、迅速出道再迅速变现,与创业企业穷极一切迅速融资扩张、迅速IPO之后迅速抛售的发展过程完全一致。创业企业转手他人后发展如何与创业团队再无关联,团体偶像出道后迅速变现往往会因为利益分配的原因,团队个别突出成员选择单飞或独立发展的现象,自身并无发展动力的团体便很快走向衰亡。而此时已经实现变现的经纪公司,也已无力挽回,只能迅速投入新一代偶像制造,形成的恶性循环正是今天“年抛型”偶像诞生的逻辑。
在现在的语境内,想要扭转这样的娱乐业生态,或许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偶像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在字典里,偶像是指用泥土和木头塑成人形的东西,它是祭祀用的。即便是今天,偶像也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情绪缓冲功能,偶像的意义,有一个重要部分是时代人群的精神寄放空间和情感共同体。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成熟的偶像团体需要培养且有效维护团魂的运营。优秀的偶像团体承担社会价值观引导的职责,而偶像的诞生更是社会心态的重要折射。2004年的超女能够走向公众的原因在于其通过公开投票的形式营造的价值观,而今天我们的偶像制造舞台上下,充满着逆天颜值、选手背景,甚至运气好到被冠以“锦鲤”这样的话题,却没有一样真正关于一个成熟偶像必备的实力和感召力。隶属于文化工业的偶像制造业,虽然以人格化的偶像作为产品,但偶像团体只是容器,重要的是容器之内有什么内容,这或许才是今天“养成类”偶像节目需要真正思考的问题。“越努力,越优秀”的slogan令人振奋,在偶像制造这件事上,中国的娱乐业确实需要好好努力。
纪如泽(娱评人)
(责编: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