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三板引入做市交易制度一周年之际,笔者作为亲赴一线的工作人员,切身感受到前后变化的巨大差异。
记得去年此时,某券商拿出10亿布局新三板,结果引来舆论一片哗然,更有标题党夸张地用上“豪赌”两字。而就在之后的半年时间,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批量化集团军资金,先知先觉者根本不理会“风险”为何物,因为大家都相信自己是“煎饼侠”而非“接盘侠”。
但就在市场陷入深深的自我发酵、自我膨胀后,天突然黑了。“大风”将机构们的浮赢瞬间抹去过半,将投资者的口袋即刻搜刮一空,将企业家的心理预期从沸点降至冰点。
曾经高喊打造中国纳斯达克[微博]的人,现在捂着脸走路;曾经激情澎湃扬言收益率远超PE的机构投资人,现在已经放慢调研脚步;曾经急不可耐地拆VIE准备回家的企业,现在已经悠闲地与保荐商坐在窗沿数星星了。
市场瞬息万变,这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属性。就在这短短的一年中,能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冷热变化,相信没多少人能够适应。预期的美好与现实的骨感,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反应在资本市场上,股价的跌宕起伏在所难免,暴涨之后的暴跌,更是让所有参与者期盼着“大圣归来”,等待援军早日进场。
骤热的背面
等政策,或许已经成为全市场共同许下的心愿,但是否能落地,这个不得而知。毕竟在中国有些事不是直接主管部门定的,而是需要更高级的官员来做背书。
随着本轮A股市场的快速调整,可以预计无论是改革的动力,还是改革的力度,三板市场都将进入慢半拍的节奏里。
在此,作为回顾这大半年里头得失“写真集”。笔者将重点围绕管理层、企业家、做市商和投资者四个参与主体,进行逐一分析,以期全方位还原造成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首先是管理层的态度从发展进入到规范。速度,速度永远是追求的主要目标,短短一年时间挂牌家数突破3000,交易金额过千亿,融资金额接近500亿。在这一连串看似报喜数字背后,还躺着如僵尸般的二级市场交易量,每日700家做市标的,成交量却只有区区两三亿元,原因可以归结为政策出牌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