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尴尬 想通过节目找工作 却被质疑
2003年,郭英森从原来的单位下岗,收入微薄,但他并没有放弃“造飞船”的梦想。2010年,他出现在《非你莫属》节目中,当时引发的尴尬和争议,没人想到会在今天重新引发一场热烈的讨论。
“我当时是自己报名去参加节目的。”郭英森说,他当时就是想上节目找个工作。下岗之后收入太低,除了理论研究,他需要进一步试验和研究的经费,所以想通过这个节目找个工作,“当然,我也想展示一下我的理论,万一有人认可呢?”
“我整场其实都没有提UFO,就怕引起争议,当时说了两句不算大话的大话,但没想到刚说两句就被砸场了。”郭英森回忆称,当时摄像机跟着自己拍,节目嘉宾劈头盖脸地质疑,让自己有点发懵,陷入尴尬,“我原本想说找工作做研究,根本没法说。”
《非你莫属》的不被尊重,让郭英森郁闷,但他说自己并不难过。“我就是一个底层中来的人,人在屋檐下总得低头。”
“那你觉得他们欠你一个道歉吗?”虽然被网友们推成了“网红”,但郭英森对于“道歉”,有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还是需要给我道歉的,但是如果是方舟子道歉,我不想接受。”
惊人之举
为筹课题经费 他想卖肝卖肾
郭英森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但他并未因此怀疑自己的理论。2011年,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在医院听到有人询问器官移植、捐献的事情,竟然想出要卖肝卖肾,为自己这个“有实力争夺诺贝尔物理奖”的课题筹资。
“我想就卖个20万,这样我下了手术台能够有好一点的恢复,就能把研究继续下去。”郭英森说。
“家里人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当时想的就是等这事完了以后再交代。但后来这事也没成。”郭英森避开了家里人这个话题,只说家里人理解但不是全支持。家里人认为他研究的那些东西,当个爱好就行了。在家的时候,他经常不吱声。这个60岁的老人,跟着女儿在北京生活,已经有了外孙。本该享福的郭英森,依然不想放弃自己的坚持。
“我不抽烟、不喝酒,也没什么恶习,就喜欢这一件事。”郭英森说,除了家人外,没有遇到可以理解自己的人,这是对自己的另一种偏见。“好像不随波逐流就不被理解。”
惊世宣言“我不仅有理论 还有实用技术”
初中毕业的郭英森为了做研究,看了很多书,学会了写论文、画图。他把自己想要投到科学期刊的论文翻出来给成都商报记者看,不断地解释那些物理名词和公式,并非自己背了堆在一起的。
关于他想造的“飞船”,他在手机上存了做出来的动态模型飞行图,解释着它的运行轨迹如何突破现有的科学理论。“这个飞船,就是用引力波的原理。爱因斯坦再伟大,只是预测了引力波,产生了理论,我不仅是有理论的,还是能有实用技术的。客观上说,我已经超过爱因斯坦了。”
说这段话时,郭英森表情平静,语调并没有突然增高,就好像这些话他已经说过很多遍一样。在表述自己这套理论时,郭英森流露出一种不容反驳的自信。
现在,他希望找人指导他论文的格式并进行翻译,方便他能够成功地向国外期刊投稿。
“可是你的理论无法证实怎么办?”“不可能。”“但是有可能被验证失败啊?”“我认为我的理论有85%的成功可能性。”“可如果被证明是错的呢?”在被连续追问后,郭英森停顿了几秒钟沉思,他并没有表现出异样的沮丧,而是平静地回应。
“那没办法,这个事情本来有风险,我不后悔做这个研究,即使被验证是失败的,那就是当了垫脚石,提供了一种思路,那我也愿意。”
天琴计划: 比登月还难
中大“天琴计划”地面基础设施将开建 系国内自主设计引力波探测方案
嘉宾的确对人不够尊重和耐心,但说实话,郭英森的理论,的确也并非科学。他提及引力波,不等于就是引力波的首创者,无非是借用了物理学里的概念,来推导出自己那个荒谬逻辑。
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的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并不想对于郭英森做更多的评论,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中国的“民间科学家”在科学素养上依然欠缺,会固执地不承认已经论证过的科学体系。
引力波是时空结构的扰动。如果你的手在静止的湖面上滑动,就会注意到水波会跟随着你的手,并向外扩散。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当物体在时空中运动时,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时空并非虚空的空间,而是一个四维的结构:空间三维+时间一维,这样时空就是四维。时空就是时间加空间,是一个整体。
比如:你就处在一个时空里。因为,此时此刻(时间),你一定在某个地方(空间)读这句话。
同样,人们的宇宙也是时间加空间,所以宇宙就是四维时空。
当物质在时空运动时,后者能被拉伸,也能被压缩。爱因斯坦认为,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物体的质量越大,时空就扭曲得越厉害。
所以人也能导致时空扭曲,只不过是极其微弱的改变。
一个著名的实验是,在一块平整的橡胶膜上放一个重物A,橡胶膜会向下凹陷,它代表了被扭曲的时空。
这时,再把一个质量较小的重物B放上去,你会看到它会落向A。星球也是如此,它会对其它星球或天体产生同样的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