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月25日,中国妇女报发布2017年性别歧视事件黑榜,2017年性别歧视事件有哪些?2017年性别歧视事件盘点,维护女性权利,刻不容缓。
无论是宣扬男尊女卑的“女德”班,还是挑战性别平等的恶俗广告;无论是“出嫁女”维权遇到困境波折,还是无良自媒体恶语诋毁女性……黑榜中的事件既正在侵蚀男女平等的社会肌理与国策理念,或会遗祸未来。其存在提醒我们,在性别平等已成主流话语的今天,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性别歧视观念与做法均可能“昨日重来”,或是招摇过市、自以为是,或是穿个“马甲”、改头换面。
性别平等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与必然走向,而消除性别歧视,是通向性别平等的必由之路。黑榜,让歧视暴露在阳光之下,让歧视的魔怪无所遁形!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推进任重道远,扬清还需激浊,让黑榜成为反面镜像,投影出推进平等之路上的短板与阻碍,让性别平等的列车继续砥砺向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上榜”的2017年性别歧视事件!
1、教授说女生读研是混文凭,高考阅读提高思辨性对女性不利
10月19日,浙大社会学系教授冯钢四年前的一条微博被大量转发:免试推荐的研究生性别比例失调,女多男少,并指出,据以往经验,女生读研大多是混个文凭,毕业后鲜少有继续走科研道路的,女生占据保研名额,让他为有心走学术之路的考生感到担心。回复网友留言时,他甚至说出了“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如果女生都懂男生的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多女生落单了”之类的话。
11月13日,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在北大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会上谈及高考语文改革时表示,改革后的高考阅读将提高思辨性、复杂性和扩展性,因此“对女性特别不利”。此言被不少媒体报道,引发争议。他回应,称媒体曲解了他,其原意是“这几年命题取材面扩大,且往理性靠拢,对于死读书却阅读面窄的女同学可能不利”,还说这番话“不等于性别歧视”。
点评:
冯钢教授所言颠倒了因果。他是否还记得中国古代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否还记得欧洲追杀女巫的历史长达300年之久,所谓的女巫其实就是有智慧的女人,包括所有爱好科学、懂医术、亲近自然,聪慧怜俐的女子,被害者有10万多人。女性曾经不被允许进入学术界,但即使黑云如盤,仍有女性冲破扼锁成为物理学家、光电学家、软件发明者,她们闪耀在人类科技的星空。新时代,出类拔萃的女性人才正在涌现,历史正在被改写。
时至今日,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女在大脑结构上有差异,2017年全国高考的女状元已经占到53.41%,有些省份占到70%,改个语文试卷就能“对女生特别不利”?
是什么阻拦了更多女性走向科研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正是社会文化定义的女性角色与期待,影响和决定了女性对事业的选择,包括教授们的此类言论,成为阻拦她们进入文化与学术的樊篱与羁绊。
这两位男教授不承认自己有性别歧视,引起了群情激愤,可见公众的性别意识已普遍提高。教授也亟需提高相关的性别理论水平,以便有更宏阔的知识背景,担当起传授文明薪火的重任。
2、作家林奕含疑因“房思琪式的强暴”抑郁自杀
4月27日,台湾26岁的文坛新星林奕含在台北家中自杀身亡。次日凌晨,林奕含父母通过出版社发表声明,女儿是因多年前被补课班老师性侵,引发忧郁症,最终发生不幸。同时,林奕含自杀前8天受访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独白中,她阐述了自己创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理念,以及写作中的心路历程。语气轻柔,但话语间压抑着痛苦。面对镜头她说出了心里话:“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点评:
林奕含的自杀,让对性侵的恐惧这个巨大的魔鬼又一次披上黑衣飞旋,露出尖刺的獠牙压向人们心头。她曾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可见被性侵这件事对她有多么大的伤害。为什么她要自杀?被性侵的实体事件已经过去多年,是什么让她无法承受?是羞耻感,是谴责受害者的文化。明明是无辜受害者,却被陷入罪孽深重之中。加诸女性的性耻辱观念,是性侵行为的帮凶。
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塑造,推动着世界的进步。那个呲着獠牙黑衣飞旋的魔鬼长期压在心头,已经对女性形成了大规模的隐形暴力。这种情况亟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