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节的角度来说,角黍,也就是香草叶包米而成的粽子,逐渐统一南北,成为这个节日人人都要品啖一番的美食,最终将筒粽与裹蒸排挤出竞争。
不过,人们逐渐以白米(大米)尤其是糯米替换了黄米,大约在唐代,内裹白米的粽子就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黄米粽反居次席。
也是在唐代,人们绕过粟黍/竹筒饭与屈子的渊源,把角黍/粽子直接嫁接到祭奠三闾大夫的意义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新造传说,宣称粽子是由屈原的姐姐发明出来的。元稹在《表夏十首》组诗中即咏道: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元大诗人端午吃到的是“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外面包以绿箬叶,还用彩线缠紧,剥开则是香粳米凝成的如玉白团。他感叹,都说端午节是为怀念屈原,可是怎么一派欢乐气氛?殉道者以一死成全信念,到底是可悲哀的啊。
最为珍贵的是,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了一串唐代草编小粽实物,说明这种美食在那个时代已经传入新疆。
这串粽子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我们常吃的粽子在造型上并无区别,由此可知,现代粽子的形式竟然拥有着至少一千多年的历史。
另外,这串草编小粽最大者也不到二厘米,明显是让儿童佩戴的吉祥饰物,这就显示,在端午节时儿童带成串小粽的风俗在公元七世纪——九世纪时也形成了,类似风俗一直延续到近世。